戴安澜将军的事迹?

2024-05-16 13:53

1. 戴安澜将军的事迹?

  掩护英缅军安全撤退   1942年3月8日,作为远征军先遣部队的第200师星夜赶到同古。这是一座位于缅南平原的小城,距缅甸首都仰光260公里,扼公路、铁路和水路要冲,战略地位十分突出。此时的英缅军,在日军凌厉攻势下,正如潮水般溃退。   19日,追击撤退英缅军至皮尤河西岸的日军,率先与防守同古的第200师先头部队接火。战讯传来,戴安澜宣布:“命令各团营进入阵地,准备战斗。本师长立遗嘱在先:如果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团长战死,营长代之……以此类推,各级皆然。”   21日,同古城北的永克冈机场被日军占领,守城的200师后路被断。28日夜,日军派出小股部队突袭200师司令部,师长戴安澜手提一挺机枪,率部与日军作战。激战通宵,司令部全体官兵的子弹全打光了,刺刀也拼弯了,危在旦夕。幸亏天亮时,一营援兵赶到,师部才化险为夷。   由于英缅军已按计划撤退到卑谬,并且在与尾随而至日军的战斗中一触即溃,造成卑谬失守,使第200师陷入到日军第55、56、33师团的三面包围之中。为避免全师被聚歼,30日晚,同古守军主动战略撤退。   同古一战,第200师以仅9000人的队伍,竟抗击两万多日军达12天之久,使日军遭受了南侵以来的第一次重大挫败。这也是远征军入缅作战的首次胜利。
  收复棠吉
  亦难挽远征军之败局   进入4月,缅甸战场的局势瞬息万变。由于英缅军连连丢城失地,中国远征军与英缅军间结成的中英盟军,正一步步陷入失败的泥淖。   4月5日上午,缅甸眉苗。时任中缅印战区总司令的蒋委员长,乘飞机抵达设在这里的远征军前线指挥部,部署作战。其间,戴安澜一直不离委员长左右,备受青睐。   60多年过后,时任缅甸华侨志愿队队长的王楚英老人回忆,在眉苗,蒋除与含戴安澜在内的远征军第五军、第六军重要将领商定作战方案外,“(蒋)还特意召见戴安澜,一同进餐,留宿行辕,勉慰有加,甚为倚重”。   孰料一夜之间,战局陡转直下。24日拂晓,棠吉之战爆发。负责收复棠吉的第200师将士率先向日军发起进攻。鉴于敌守军强大,戴安澜便命部队先行强攻棠吉西侧的敌警戒阵地,并一举夺下。   然而,此时局部战斗的胜利,已无法遏止整个缅甸战场上中英盟军疾速溃败的车轮。日军第56军团除策应正面之敌外,继续秘密穿越缅泰边境1500公里的原始大森林,并神出鬼没地出现在后方腊戍、密支那等城的中国守军面前。   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有力抵抗,中国远征军返回国门的咽喉之地便一一失守。
  艰难撤退
  将军殒身缅北丛林中   5月初,中英盟军全面溃败。5月10日,远征军大部队退至胡康河谷,受到日军第56师团阻击。在进行地面攻击的同时,大批日机还屡屡向路面俯冲而来,对着人群密集扫射。于是,大军不战自乱,争相逃入山林。负责在温佐一带掩护撤退的戴安澜第200师,一时与军部失去了联系。   在后有追兵、前路不通的情形下,戴安澜毅然决定带部队进入缅甸中北部山区打游击,并寻隙退回国内。18日,第200师兵分两路,横穿细抹公路。前卫部队突然遭到大股日军伏击,意欲逃跑的缅甸向导被士兵抓了回来。向导坚决拒
  绝为中国军队带路,戴安澜气极,不停用马鞭猛击自己的马靴,随后命令部队立即分散突围。副师长郑庭笈劝阻:“白天突围目标太大,是否改到晚上?”戴悲怆不已,“关公走麦城,也不过如此。缅甸非久留之地,今天只能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迎着日军用机关枪、步枪和炮火交叉组织的密集火网,数千名中国士兵义无反顾地端着刺刀冲了上去。敌人以逸待劳,据险伏击,200师伤亡惨重。激战中,一梭机枪子弹射中了戴安澜胸腹部,身后将士赶紧将其救起。师长受重伤,剩余官兵便轮流用担架抬着他,一边与日军周旋,一边艰难奔波在缅北的高山峡谷和原始密林之中。   26日傍晚,200师与敌周旋至缅甸一个名叫茅邦的克钦山寨时,因伤口溃烂感染,一代抗日名将戴安澜遗恨而逝,年仅38岁。当时缅境无木棺,将军马革裹尸回国。途经保山、昆明、贵阳、柳州等地,至广西全州,将遗体安放于湘山寺内,沿途民众无不怆然泪下,隆重奠祭戴将军。

戴安澜将军的事迹?

2. 戴安澜将军的事迹。领导人怎样评价?

  1942年7月31日,在中国广西全州,上万人为壮烈殉国的抗日英雄戴安澜将军举行隆重的安葬悼念仪式。中国共产党高度颂扬戴安澜将军的英雄气概和壮烈事迹。当时的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题赠了挽诗“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更是誉他为“黄埔之英,民族之雄。”
  戴安澜,号海鸥,1904年出生于安徽无为县一户贫苦的农民家庭。1923年,戴安澜考入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南京创办的安徽公学高中部学习。一年后,他投笔从戎,参加了国民革命军;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步兵科学习。次年,戴安澜从黄埔军校毕业,被分配到了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任排长,后擢升为连长。
  戴安澜成长的时代,恰逢中国社会大变革之际和中华民族遭遇危难之时。他时常对亲朋好友们说,生逢此时,只能够历任艰难,去舍生救国。在1928年5月北伐战争中,戴安澜亲历侵华日本军队制造的“济南惨案”,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极为愤慨,决心要与日寇拼杀到底,直至将他们赶出中国。
  戴安澜将军的侄子,现任芜湖市黄埔军校同学会秘书长的戴笠熹先生说:
  “我自己对戴安澜将军有格外的亲切感,并不是因为他是我的亲长辈。戴安澜是烈士、是民族英雄。第一是爱国热情,他不是喊口号式的、或是一时的激情,他是有根源的。他主要认为我们国家贫穷落后,贫穷就挨打。他特别是看到'济南惨案',日本军人到中国来就残杀中国老百姓;他还听说了‘九一八事变',这些事情对他的影响非常深。他就决心要抗击日本帝国主义,要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去。”
  1933年1月,侵华日军在占领山海关后,又兵分三路进逼热河。根据部署,戴安澜率部经密云前往古北口。戴安澜率部殊死抵抗,击退了日军的三次进攻,使日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戴笠熹先生介绍说: 
  “戴安澜将军和日本人打的第一仗是在古北口,那时他是团长。他指挥的那一仗打得很有名气,有一个班没有撤退下来,结果日本人阵亡了几百人才占领那个山头。结果一看那个山上就只有几个人。日本侵略军很惊讶。几个人阻挡几百人大部队的进攻,日本人把中国这几个士兵埋葬了,上面插了个牌子,支那英雄之墓,连敌人都很敬佩。”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国的抗日战争也由此全面展开。戴安澜先后率部参加了保定、漕河、台儿庄和中条山等战役。1938年5月,因屡立战功,戴安澜被擢升为第85军第89师副师长;次年1月,他又接替杜聿明将军,升任第5军第200师师长。第200师是当时中国唯一的一支摩托化炮兵师,其作战能力在当时的中国军队中首屈一指。
  1939年底,戴安澜奉命率第200师参加了昆仑关战役。戴安澜所部击毙了日军6000多人,日军指挥官中村正雄少将也被打死,同时还缴获了大量的战利品。昆仑关大捷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戴安澜本人也因此一战成名,受到了国内舆论的广泛称颂。
  1942年初,应美国和英国的一再要求,当时的国民政府组建中国远征军前往缅甸。同年3月,戴安澜率所部万余人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参战。面对欢送的民众,他笑着说:“为民族战死沙场,男儿之份也。”当他孤军深入缅甸,决心与日寇决一死战时,他在留给妻子的遗书中写道:“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在10多天激烈的东瓜保卫战中,戴安澜率部孤军奋战,击毙敌军5000多人,取得出国参战的首次胜利。同年4月24日,棠吉被日军攻克。5月16日戴安澜率部在奉命撤退的途中,突遭日军重兵伏击。激战两天后,全师伤亡惨重,戴安澜胸腹两处中弹,还是突出重围。
  但由于缅甸北部地形复杂,山林中阴雨连绵,戴安澜的伤口感染恶化。5月26日在缅甸北部距中国只有100多公里之地的茅邦村,他不幸以身殉国,时年仅38岁。
  1942年,戴安澜遗骸经云南腾冲运回中国时,一位70多岁的老华侨被戴将军的精神感动,专程赶到部队,将一口为自己准备的楠木棺材献出,以供戴将军成殓。 
  1943年4月1日,当时的国民政府在广西全州的香山寺为戴安澜将军举行了国葬仪式,全国各地的各界代表以及当地军民一万余人参加公祭仪式。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等国共两党领导人纷纷送来挽诗、挽联和花圈,对戴安澜的以身殉国给予极高的评价。
  戴安澜殉国后,美国政府为表彰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出的巨大贡献,于1942年10月29日向其颁授懋绩勋章一枚,戴安澜将军由此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斗争中第一位获得美国勋章的中国军人。同年12月,国民政府发布命令,追赠戴安澜为陆军中将。1956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追认戴安澜为革命烈士;同年10月,毛泽东向其遗属颁发了《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如今在中国台湾台北市的忠烈祠仍供奉着戴安澜将军的牌位,高雄的凤山陆军军官学校则依然保留着安澜楼。
  中共芜湖市委统战部部长万相改表示说:
  “戴安澜将军是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在国民党的成员中,包括现在台湾岛内一些老的国民党的将领有很深刻的印象,对他的纪念也意味着我们期盼祖国的统一。”
  1947年戴安澜将军灵柩由广西全州迁葬于他的故里安徽芜湖市赭山公园的小赭山南麓。甘天林老人亲眼目睹了当时芜湖市民为戴将军送葬的情景。
  “1947年,我当时才十一、二岁,正好出来打开水,戴安澜将军的出葬队伍刚好从那儿过。他的爱人坐在后面小轿车里,我就看到大车子上面竹竿撑着血衣挂着,我当时看了很难过。人家讲,这戴安澜将军是打日本鬼子的。队伍很长,送葬的人都感到心里很难过。”
  赭山公园管委会张主任说:
  “戴安澜将军是抗日名将,他的墓是1947年迁过来的,1983年芜湖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维修;到了2002年,墓又整个进行了维修,栏杆换成了汉白玉的,前面的平台扩大了将近两百个平方。” 
  2004年11月25日是戴安澜将军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芜湖市曾隆重召开纪念大会,缅怀这位抗日名将,激励后人努力奋进、振兴中华。眼下,芜湖市正在着手申报建立戴安澜将军塑像和戴安澜将军事迹纪念馆;同时将戴安澜将军的墓确定为芜湖市红色旅游景点之一。
  如今,修葺一新的戴安澜将军墓旁松柏蔽日,仿佛是卫兵在守护着长眠于此的抗日民族英雄。将军的汉白玉墓前,自发前来瞻仰祭扫、寄托哀思的人们络绎不绝。一位10多岁的少年在公园里对记者说:
  “我们芜湖风光秀丽的赭山公园南山腰有戴爷爷戴安澜将军的墓,他是抗日大英雄,在缅甸打日本鬼子光荣牺牲。我们学校每年都带我们来扫墓纪念戴爷爷。我们要学习戴爷爷爱国主义精神,好好学习,长大把我们伟大祖国建设好。”

3. 纪念戴安澜将军的意义

“戴安澜将军是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在国民党的成员中,包括现在台湾岛内一些老的国民党的将领有很深刻的印象,对他的纪念也意味着我们期盼祖国的统一.”
我们芜湖风光秀丽的赭山公园南山腰有戴爷爷戴安澜将军的墓,他是抗日大英雄,在缅甸打日本鬼子光荣牺牲.我们学校每年都带我们来扫墓纪念戴爷爷.我们要学习戴爷爷爱国主义精神,好好学习,长大把我们伟大祖国建设好.”

纪念戴安澜将军的意义

4. 戴安澜将军简介

戴安澜,字衍功,号海鸥,1904年11月25日出生在安徽省无为县。1923年考入陶行知先生创办的安徽公学高中部。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步兵科学习,翌年参加了北伐战争。1932年冬 ,任第25师145团团长,率部移防抗日前线北平。1933年3月,在长城古北口抗击日军。七七事变爆发后,戴安澜已升任第73旅旅长,先后参加了保定、漕河、台儿庄、中条山诸役。1938年,在台儿庄对日作战中,因战功晋升为第89师副师长,参加武汉会战。1939年1月,升任中国第一支机械化部队——第5军200师师长。12月奉命参加桂南昆仑关战役,苦战一月,毙敌6千,击毙日军前线指挥官第 5 师团第12旅团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写下了抗战史上辉煌的一页,各报记者在国内外报刊上报道大战经过,盛赞戴安澜师长颇具北宋大将军狄青的风度。
1942年初,中国组建了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戴安澜奉命率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参战,“扬威国外,藉伸正义”。 3月20日,日军向驻守冬瓜的第200师各主要阵地发起了进攻。面对数倍于己的日军,戴安澜表示了决一死战的坚定信念,于当日晚召集全师营以上军官开会,带头立下了 “誓与同古共存亡”的遗书.1942年5月16日,大雨滂沱,戴部突遭日军重兵伏击,激战两天后,全师伤亡惨重,戴将军在一个小平山坡上指挥夺取敌军阵地时,不幸被敌军枪弹击中肺部,血流如注,由于无医无药,伤口发炎溃烂。5月26日,第200师进军至茅邦时,戴将军流尽最后一滴血,以身殉国,年仅37岁。
 戴安澜去世后,美国政府为表彰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出的巨大贡献,1942年10月29日向其颁授懋绩勋章一枚,戴安澜将军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斗争中第一位获得美国勋章的中国军人。
 同年12月,国民政府发布命令,追赠戴安澜为陆军中将,并批准戴安澜的英名载入南京忠烈祠。

5. 戴安澜将军功绩

戴安澜(1904~1942),原名戴炳阳、字衍功、自号海鸥,汉族,安徽省无为县仁泉乡(今洪巷乡)练溪社区风和自然村人。国军名将,黄埔系骨干之一。1926年黄埔军校三期毕业。曾血战古北口,后立下台儿庄战役部分战功(火攻陶墩/智取朱庄/激战郭里集)、击败瑞阳公路日军第九师团主力(属武汉会战)、击退艾山阵地日军进攻(属徐州会战)、攻克昆仑关/击毙中村正雄少将(属昆仑关战役)等战功,因昆仑关一役获得蒋中正"当代之标准青年将领"之赞誉。是二战中第一位获得美国勋章的中国军人。
1942年,率第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参战。取得同古会战(歼敌五千余,而日军兵力4倍于戴部)、收复棠吉等战功。1942年5月18日在郎科地区指挥突围战斗中负重伤,26日下午5时40分在缅北茅邦村殉国。1939年6月17日,授陆军少将。1942年10月16日,追赠陆军中将,解放后追认为革命烈士。蒋中正赋诗:“虎头食肉负雄姿,看万里长征,与敌周旋欣不忝;马革裹尸酹壮志,惜大勋未集,虚予期望痛何如?”。孙立人称赞:“伟哉将军,战绩辉煌。”1943年3月,毛泽东赋诗“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周恩来题写挽词:“黄埔之英,民族之雄。”罗斯福说:“戴安澜将军于1942年同盟国缅甸战场协同援英抗日时期,作战英勇,指挥卓越,圆满完成所负任务,实为我同盟国军人之优良楷模。”史迪威评价“立功异域扬大汉声威的第一人。”

戴安澜将军功绩

6. 急求戴安澜将军人物传记2000字!谢了!

戴安澜(1904—1942),1904年生,又名衍功,安徽无为人。1924年投奔国民革命军。黄埔第3期毕业。1926年参加北伐。1933年参加长城抗战。1925年,戴安澜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步兵科学习,翌年参加了北伐战争。1932年冬,任第25师145团团长,率部移防抗日前线北平。1933年3月,在长城古北口抗击日军。七七事变爆发后,戴安澜已升任第73旅旅长,先后参加了保定、漕河、台儿庄、中条山诸役。
  1938年,在台儿庄对日作战中,在1938年的鲁南会战中,曾率部在中艾山与日军激战4昼夜,因战功卓著,升任89师副师长。
  1939年1月,升任中国第一支机械化部队——第5军200师师长。同年8月,参加武汉会战。12月奉命参加桂南昆仑关战役,苦战一月,毙敌6千,击毙日军前线指挥官第 5 师团第12旅团旅团长中村正雄中将,写下了抗战史上辉煌的一页,各报记者在国内外报刊上报道大战经过,盛赞戴安澜师长颇具北宋大将军狄青的风度。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应美国和英国的一再请求, 1942年初,中国组建了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戴安澜奉命率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参战,“扬威国外,藉伸正义”。
  1942年3月,戴安澜率部赴缅甸参加远征军抗战。他率领200师不惜冒孤军深入的危险,开进同古,逐次接替了英军的防务。为了掩护英军安全撤退,充分作好迎战准备,戴安澜率部日夜抢修工事,布下三道防线,阻击迟滞敌军前进。同古保卫战打响以后,200师全体官兵坚守阵地,勇猛还击。虽是孤军作战,后援困难,但师长戴安澜决心誓死抵御到底。他在致夫人王荷馨的信中写道:“余此次奉命固守同古,因上面大计未定,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心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他带头立下遗嘱:只要还有一兵一卒,亦需坚守到底。如本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以参谋长代之。参谋长战死,以某某团长代之。全师各级指挥官纷纷效仿,誓与同古共存亡。敌人的猛烈进攻,造成伤亡猛增,掩体被毁。戴安澜指挥将士利用残垣断壁、炸弹坑继续抵抗。他还采取百米决斗术,等攻击的敌人到达50米处时,才从战壕里一跃而出,或用手榴弹集中投掷,或用刺刀进行肉搏。同古保卫战历时12天,200师以高昂的斗志与敌鏖战,以牺牲800人的代价,打退了日军20多次冲锋,歼灭敌军4000多人,俘敌400多人,予敌重创,打出了国威。
  5月初,中英盟军全面溃败。5月10日,远征军大部队退至胡康河谷,受到日军第56师团阻击。在进行地面攻击的同时,大批日机还屡屡向路面俯冲而来,对着人群密集扫射。于是,大军不战自乱,争相逃入山林。负责在温佐一带掩护撤退的戴安澜第200师,一时与军部失去了联系。
  在后有追兵、前路不通的情形下,戴安澜毅然决定带部队进入缅甸中北部山区打游击,并寻隙退回国内。18日,第200师兵分两路,横穿细抹公路。前卫部队突然遭到大股日军伏击,意欲逃跑的缅甸向导被士兵抓了回来。向导坚决拒  绝为中国军队带路,戴安澜气极,不停用马鞭猛击自己的马靴,随后命令部队立即分散突围。副师长郑庭笈劝阻:“白天突围目标太大,是否改到晚上?”戴悲怆不已,“关公走麦城,也不过如此。缅甸非久留之地,今天只能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迎着日军用机关枪、步枪和炮火交叉组织的密集火网,数千名中国士兵义无反顾地端着刺刀冲了上去。敌人以逸待劳,据险伏击,200师伤亡惨重。激战中,一梭机枪子弹射中了戴安澜胸腹部,身后将士赶紧将其救起。师长受重伤,剩余官兵便轮流用担架抬着他,一边与日军周旋,一边艰难奔波在缅北的高山峡谷和原始密林之中。
  26日傍晚,200师与敌周旋至缅甸一个名叫茅邦的克钦山寨时,因伤口溃烂感染,一代抗日名将戴安澜遗恨而逝,年仅38岁。当时缅境无木棺,将军马革裹尸回国。途经保山、昆明、贵阳、柳州等地,至广西全州,将遗体安放于湘山寺内,沿途民众无不怆然泪下,隆重奠祭戴将军。
      1942年7月31日,在广西全州,上万人为壮烈殉国的抗日英雄戴安澜举行隆重的安葬悼念仪式。中国共产党高度颂扬戴安澜将军的英雄气概和壮烈事迹,毛泽东题赠了挽词“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周恩来题写了挽词:“黄埔之英,民族之雄。”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戴安澜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7. 戴安澜将军写这封家书的背景是什么

是不是这个?央视新闻频道:《重读抗战家书》。
“亲爱的荷馨,余此次奉命固守同古,因上面大计未定,与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这是国民革命军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写给妻子的最后一封家书。1942年,戴安澜率领中国远征军200师开赴缅甸(第一次国军入缅),紧急支援英军盟友,抗击日本,并在保卫同古、收复棠吉等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
写下这封家书时,他正和全师将士孤军奋战、坚守同古城。

戴安澜将军写这封家书的背景是什么

8. 戴安澜将军在军队里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戴安澜将军在军队里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为何有人说他不是帅才?
一九四二年3月19日的
同古战役爆发前
日军从一路势不可挡的
北上室同古
200师部队早已
在此严正以待
日军原以为中国军队
会像英军一样毫无战斗力
却不知在此足足恶战
十二天死伤5000余人
是日军自登陆缅甸以来
规模最大的战斗
但当200师部队
坚守同古时
日军其他部队
已经击退英军防线
深入后方
为了防止被敌包围的危险
整个部队才只能决定撤退
戴安澜作战勇猛
但有人说他只是个蒋才
称不上帅才
所谓将才是因为他在
枪声一响时
总是往火线上跑
这些人认为统师是
运筹幄蝗决胜千里的
但戴安澜对这些议论
听之任之从不放在心上
所以他不曾改过
指挥靠前的习惯
这也促使他能够
对敌人的战局了如指掌
在排兵布阵时能够
熟练发挥自己的优势
一九三九年
日军进犯华北的时候
戴安澜被敌人的机枪
封锁住了退路
此时平常只用一分钟
就能跑完的60米路线
戴安澜却用了两个多小时
他静静的躲在石头后面
悟出了敌人的机枪
轮换间隙规律
回来之后
他将领悟记录下来
还把多年来的
经验教训整理成册
编写了一本取名
痛苦的回忆的经验教材
戴安澜师长对自己的
士兵也恩威并举
在检查军兵出操情况
戴师长不论是营长
还是连长
一旦被他发现偷懒逃操的
他都是亲自去营房查看
然后训斥着拉出门去
久而久之部队都从军官
到士兵严格律岂
没有出现过破坏团结
和偷懒的问题